走到“××高等专科学校”大门,所见左首挂的是“××大学××学院”,右首又是“××大学××系”,让记者不知所措。陪同的校长尴尬地介绍说,本校共有3000多学生,有一半是本科生。因为我们没有发本科文凭的权力,所以只好与大校联办,打别人的招牌。这一“联办”不要紧,每个学生所交费用的20%便落在了人家的腰包。这位校长显得一脸无奈;本科学校收取4年的培养费用,管发文凭,其他一切事务都由专科学校去管,这就是所谓的“联合办学”。
据江苏省教委的一位同志介绍,本科学校与专科学校联合办学,80年代就已开始,但当时参与的学校不多,最近几年,由于扩招等各种因素,专科学校的“本科班”越来越多,而且,不光专科学校办起了本科班,一些中专也办起了大专班,甚至本科班。
在某专科学校,一位负责这类“本科班”招生工作的负责人说,最近几年,他们学校的“本科班”一直很吃香,人数逐年增多,目前学校的本科生占专科生的1/3。这些本科生的吃、住、上课都在专科学校,老师一部分是本校的,一部分是发放文凭的本科学校派来的。
随后,记者以学生的身份分别向6所专科学校电话咨询,结果有5所都设有本科班。其中有一所竟然办班上“瘾”,每个系都有本科班,每个本科生的学费比专科生高出500元。在电话中,对方都无一例外地一再声明:学生毕业时拿的绝对是国家教委发的正宗本科文凭。
大专学校大办本科班,中专学校也不示弱,纷纷办起了大专班,有的甚至还办起了本科班。南京市东郊有一所师范学校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,在南京颇有名气。近年来,他们感到仅仅培养中专生没有名份,不过瘾,于是与南京师范大学联手办起了大专班和本科班。这样一来,这所师范学校便成了培养高、中、小学教师的“摇篮”。而南京师大没有费多大劲便得到不少好处。南京还有一所中专学校办了4个大专班,招收了200多名学生。当记者对该校设置的专业和学历有所疑虑时,校方热情地提醒记者,这种大专班的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学校可根据市场行情,哪个专业吃香,就办哪个专业,就发那种文凭。
一些本科院校将这种“借鸡生蛋”的做法称之为“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”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人事处处长说,这种方式对专科学校来说,既提高了知名度,又吸引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生源,对本科院校来说,则可以毫不费力拿到一笔“管理费”。据了解,像这样在外校只设班收费,而不参与教学管理的本科学校为数不少。南京有,江苏有,全国更多,究竟有多少,谁也说不清楚。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高攀本科院校办班,找遍南京,找遍江苏,最后不得已找到了湖南财经学院,终于办起了本科班。据说这样跨地区、跨省区“联合”的也不少。
在专科学校做本科生的感觉如何?某专科学校“本科班”的一名四年级学生不无调侃地对记者说:“看起来不错,听起来挺好,只是说起来有点尴尬,在专科学校上了四年的学,拿了一张从没去过的大学的本科文凭,不知哪个学校算是我的母校?”
某大专学校本科班的一名女同学说,当初拿到录取通知书时,真是欢天喜地,上学后才发现专科学校的本科班和专科班除了课程设置不同外,其它都相同。许多正规大学该做的实验课做不成,许多正规大学的名家讲座听不上,图书馆里资料少得可怜,所以只能是混够4年了事。
这些“本科班”的学生意见最大的是教学质量。在某高等专科学校,一位学管理的本科生告诉记者:“我们名义上虽说是本科班,但教我们的老师就是教专科生的老师,和专科生比起来,我们只不过比他们在这里多捱了一两年。”另一位同学有点不服气地说:“我们也是以本科分数线进来的,但接受的完全是专科的管理方式。录取我们的那所大学,说是来了两个老师,但到现在我们都没见着。”
专科学校的这些本科生,由于其所处的“特殊地位”,成为“在夹缝中生存的人”,心态开始失衡,于是有的学生旷课,有的逃学,有的则开始自学,因为他们觉得一切得靠自己。
大专学校和本科院校联合办学本是一件好事,这不仅可以提高大专学校的整体素质,也使一部分学生圆了“本科梦”。然而,在实施的过程中,有些问题却值得思考。
有关专家认为:教育规律不可违背。教育确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阶段,没学会走便想跑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大中专学校各有自己存在的价值,如果大专学校和中专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培养出高层次的本科生,那么还要本科院校干什么?
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,教育产业化是必由之路,但切不可以不惜降低教育质量而赚取利润。南京有一所大学在本省和外省设了十几个本科教学点,办了几十个班,招了近万名学生,仅此项收入就很可观,但事实上却没有派出几个教师去讲课,更没有参与管理,长此下去能不倒牌子吗?